【S】
绝学无忧章20宋徽宗道德真经解义诗释
绝学无忧章20宋徽宗道德真经解义诗释
题文诗:
生也有涯,知也无涯,为学日增,学而有忧;
为道日损,达性适情,无适不乐,故学无忧.
有无相通,呼吸相应,唯阿同声,善恶一性,
小智自私,离而为二,达人大观,本实非异.
体道无忧,涉事有畏.失性之静,外游是务,
厚味养体,高华娱心,耽乐之徒,真情弥远.
情之所至,至泊至淡,至淡至真,童真天心,
婴儿未孩,知识不生,闻见不开,婴不知婴,
至人童心,运动随物,无所取与,若无所归,
至清至静,至静至寂,至寂至荒,至荒非荒,
一物不著,一丝不罣,无天无地,恍惚未生,
不知有冥,不识有空.众人有余,贪生慕利,
奢泰心胜,自满自贪,耽嗜尘务,矜夸巧智.
我独若遗,秋毫不贪,飞灰不染,心明若镜,
来者不留,去者不追.大智若愚,大巧若拙,
至愚非愚,至愚至纯,至纯至真,至真童心,
寂然不动,感而遂通.众皆有以,有以为用,
有用有穷.我独顽鄙,无以为用,至用不竭.
俗人昭昭,盈心满志,我若昏闷,若亡而存,
若钝而利,若婴而孩,至真之情,向死而生.
正文:
绝学无忧章第二十
绝学无忧。唯之与阿,相去几何?善之与恶,相去若何?人之所畏,不可不畏。荒兮其未央哉!众人熙熙,如享太牢,如登春台,我独泊兮其未兆,如婴儿之未孩,儽儽兮若无所归。众人皆有馀,而我独若遗。我愚人之心也哉?沌沌兮!俗人昭昭,我独昏昏;俗人察察,我独闷闷。澹兮其若海,飂兮若无止。众人皆有以,而我独顽似鄙。我独异於人,而贵食母。(王弼本《老子》第二十章)
绝学无忧。
学以穷理,方其务学以穷理,思虑善否,参稽治乱,能勿忧乎?学以致道,见道而绝学,损之又损之,以至於无为而无不为,则任其性命之情,无适而不乐,故无忧。
唯之与阿,相去几何?善之与恶,相去何若?
唯阿同声,善恶一性,小智自私,离而为二,达人大观,本实非异,圣人之经世,在宗庙朝廷,与大夫言,不齐如此,遏恶扬善,惟恐不至,人之所畏,不可不畏故也。
人之所畏,不可不畏。
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者,道也。吉凶与民同患者,事也。体道者无忧,涉事者有畏。人之所畏,而不知为之戒,能无患者鲜矣。故君子以恐惧修省。《诗》曰:畏天之威。
荒兮其未央哉。
世故之万变纷纠而不可治,难终难穷,未始有极,所谓善恶特未定也,惟达者知通为一。
众人熙熙,如享太牢,如春登台。
凡物以阳熙,以阴凝,熙熙者,敷荣外见之象。众人失性之静,外游是务,如悦厚味以养口体,如睹高华以娱心志,耽乐之徒,去道弥远。
我独泊兮其未兆,如婴儿之未孩。
经曰:复归於婴儿,庄子曰:不至乎孩而始谁?婴儿欲虚未萌,疏戚一视,泊兮静止,和顺积中,而英华不兆於外,故若婴儿之未孩。
乘乘兮若无所归。
《易》曰:时乘六龙以御天。乘乘者,因时任理而不倚乎一偏,故若无所归。
众人皆有余。
或问众人?曰:富贵贪生而慕利者,奢泰之心胜,而损约之志微,故皆有余。其在道曰余食赘行。
我独若遗。
功盖天下而似不自己。
我愚人之心也哉,纯纯兮。
孔子曰:吾与回言,终日不违,如愚。纯纯兮,天机不张而默与道契,兹谓大智。
俗人昭昭,我独若昏。俗人察察,我独闷闷。
同乎流俗,则昭昭以为明,而其明也小。察察以为智,而其智也凿。遗物离人而傲倪於一世之习,则昏然若亡而存,闷然若钝而利,世俗岂得而窥之?
澹兮其若海。
渊静而性定,道之全体。
飂兮似无所止。
变动而不居,道之利用。
众人皆有以,我独顽且鄙。
桂可食,故伐之。漆可用,故割之。人皆知有用之用,而莫知无用之用。众人皆有以,是谓有用之用。我独顽且鄙,是谓无用之用。传曰:心不则德义之经为顽。古者谓都为美,谓野为鄙。顽则不饰智,鄙则不见美,神人以此不材。
我独异於人,而贵求食于母。
婴儿慕驹犊从,惟道之求而已。夫道生之畜之长之育之,万物资焉,有母之意。惟道之求此,异於人之失性於俗。
【E】